武汉商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快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及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依据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学校贯彻落实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基本实现“十三五”建设目标,为进一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成绩

1.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学校努力提高服务湖北和武汉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校支撑武汉服务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2016-2020年,新增经济与金融、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9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其中,管理学专业5个,工学专业4个,经济学专业3个,艺术学专业2个,理学、文学、农学专业各1个;停招食品加工技术、休闲服务与管理等24个专科专业。截至2020年底,学校本科专业由“十三五”初13个增加到32个,本科学生人数从“十三五”初的4585人增加到10373人,比例由39.5%上升到80.7%;专科生由“十三五”初的7036人减少到2487人,比例由60.5%下降到19.3%。32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农学8大学科门类,其中管理学、经济学类专业14个,初步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商科专业特色不断彰显。坚持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努力打造面向现代服务业的经贸物流、餐旅食品、休闲体育、人工智能四大专业集群,形成了结构布局合理、行业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全面覆盖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体系

1 四大专业集群结构

武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

对接

服务业

专业群

涵盖专业

“十三五”新增专业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

建设中部金融中心

建设国家商贸中心

建设世界设计之都

建设国家级会展中心

生产性

服务业

经贸物流专业群

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零售业管理、国际商务、经济与金融、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商务英语、翻译、会展经济与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零售业管理、经济与金融、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翻译、会展经济与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建设国际滨水旅游名城

生活性

服务业

旅游与食品专业群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建设国家健康服务中心

公益性

服务业

休闲体育专业群

体育经济与管理、休闲体育、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

建设中国软件名城

基础性

服务业

人工智能专业群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

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

2.内涵建设取得突破

坚持以内涵促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优基础、适口径、强素能、方向”为指导,以3平台+2模块”(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平台,集中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活动两模块)为体系架构基础,落实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科学构建契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一流专业建设、“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为牵引,积极推进以能力为取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较为完备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四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依托各类建设项目,挖掘校内外优质资源,助推学科专业发展。五年来,突破性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新增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个,包括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试点学院1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基层教学组织3个、教学团队4个,学科专业内涵明显提升。

2 学科专业内涵提升情况一览表

建设项目

级别

“十三五”初数量

“十三五”末数量

增长量

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级

0

1

1

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

0

2

2

一流本科专业

省级

0

2

2

试点学院

省级

0

1

1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

3

3

0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省级

4

4

0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省级

0

3

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省级

0

1

1

精品资源共享课

省级

1

3

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1

1

0

实习实训基地

省级

2

2

0

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

省级

0

7

7

合计

11

30

19

3.培养能力逐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落实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持续加强办学条件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和举措,逐步构建面向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逐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5968万元增至13423.14万元,纸质图书总量由121.2万册增至152万册,实验实训场所由74925平方米增至**平方米,实验实训室数量达16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达192个;基本形成数量足够、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满足需要、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33人,其中专任教师6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99人;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教学管理逐步规范,初步建立三全六位闭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和体系初步形成,树立了“三坚持”(坚持立德树人、能力导向、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明确了对接地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及专业集群的建设思路,探索构建了“一主线、双支撑、三对接、四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产出导向、“五育”并举、“三教融合”、校企协同等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实施重点建设专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及配套的课程、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等项目建设,启动专业认证、课程认证,国家、省、市、校四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基本建立;学校招生就业进出两旺,本科招生分数线连年攀升2018届、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9.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余所海外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举办了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办好“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为主线,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的进步与成效是显著的。但距离“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还有差距,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各界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尚未完全建设到位,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出学校商科特色和体现“四新”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布局还未完全建立,专业进一步补充和优化布局的难度较大;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与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科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按照“十”发展规模,学校专任教师未来的数量缺口较大,人才引进的压力较大;具有足够行业企业工作背景和实践应用经验的应用型师资队伍还不能满足要求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领军人物匮乏;部分新建专业师资力量较弱,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有待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应用型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

人才培养还需要更加聚焦应用型,推进通专融合、专创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培养过程和教学环节需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的广度与深度还存在不足,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专业还需要持续挖潜;教学改革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还不够深入和具有针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要全面落实和持续改进教育国际化的理念、课程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等方面还需大力推进。

二、“十四五”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办好“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紧扣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全面实施“转型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名校、开放办学”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适应湖北省、武汉市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武汉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打造中国服务名城的战略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专业发展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支撑、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化改革为抓手,遵循“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强化应用、彰显特色”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准备好条件,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学科建设体系,推进专业和专业集群建设,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发展,全面推进新商科、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内涵,凸显学科专业特色,培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构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应用型内涵建设提质增效。

——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管理队伍、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机制保障,完善政策激励,突出改革创新,打造一支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管理和服务队伍。

——完善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高校良性互动的校地互动长效机制和多形式、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体系

(三)主要指标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021年稳定在13000人左右,“十四五”末期达到15000人,未来发展将达到18000人。

学科专业遴选1-2个优势学科重点建设,筹划专业硕士点授权单位申报;对接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4大专业集群,有计划地新增本科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3个左右,其中本科专业39个左右,力争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省级一流专业6-9个;启动校内专业认证工作,完成6-9个专业的校内认证;推动1-2个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校外专业认证工作。

师资队伍:“十四五”末期专任教师达到88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40%。实验技术人员达到6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或高学历人员比例不低于50%建成省级教学团队4个。各学院教务科配齐2名稳定的教学管理人员。

人才培养:新建2-3个产业学院,力争建成6-8门省级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30门应用型课程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提高学生考研率。

(四)工作方针

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牢固确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将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中之重和评价发展成效的核心指标。在协调处理各项大学职能的基础上,保证资源配置和政策制订向教学一线倾斜。进一步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师生为本。切实贯彻落实“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的理念,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促进教师发展作为衡量学校管理绩效的首要指标。努力形成团结干事、相互助力、彼此成就、共同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切实把以师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服务管理、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等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坚持服务地方、产教融合。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将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构建服务地方的完整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经验和模式。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名校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的愿景与目标凝聚全校人心,引领学科专发展,统筹各项教学工作任务。牢牢把握内涵发展”“特色名校”的内涵,全面梳理、系统整合学校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深刻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到“质量”和“特色”上来。

三、建设任务

根据《武汉商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落实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工程、应用型卓越人才强校工程等重大举措,具体提出以下主要建设任务。

(一)学科建设

1.完善学科建设体系。设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简称“学科办”),制定学科建设方案,明确学科建设思路,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面向行业、立足应用、服务地方,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育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设计艺术学等一批支撑地方服务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着力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研究方向,培育学科特色,加强特色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建设。每个特色学科形成若干个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相互支撑的学科方向。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5-7个,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不少于5个。

2.提升学科队伍建设水平。做好已有学科学术团队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建设一批以高水平学科(学术)负责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科队伍。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学生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等,促进科研反哺教学。

3.创造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条件。按照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和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做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启动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二)人才培养

1.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完善和落实“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度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完善基于OBE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指导意见,形成持续改进的培养机制,遵循“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原则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协同育人、实践育人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增合作教育项目20项,校企合作课程50门。不断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实施模式。力争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育爱岗敬业、精心施教、认真学习的良好教风与学风,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学生成长、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新时代“课堂革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强化课堂设计,实现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构建以促进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进程,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慕课等优质资源平台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OBE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以考辅教、以考促学。

3.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完善三层衔接、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强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保证实习时间、实习场地、实习经费、实习指导教师“四落实”,切实加强对学生实习及其效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极力发挥学科品牌赛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让教师、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动起来”“活起来”,在人才培养中贯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本着“筑牢基础、层层递进、有机衔接、注重培育”的原则,将学科竞赛与学生几年学习生活有机相融,不断延展学科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资格和能力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重视课外实践育人,强化第二课堂,致力于“课外学习活起来、能力训练强起来、五育成长实起来、培养时间增起来、培养空间大起来、全校学生忙起来”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突破制约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扩大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范围,营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空间。探索实施辅修专业、双学位专业制度,支持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减少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创建类别多样的社团组织,为学生能力拓展提供空间。积极探索高校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建立适应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多样化的学籍管理制度,完善学业预警和学业警告制度,加大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力度。

5.加强教风学风与服务体系建设。“教师养德修为工程”和“学生养成教育工程”为抓手,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以教风带动学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和督促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完善学习状况反馈和预警机制,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开展各类评估调查,促进学风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不断完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教育质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职业指导,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力争使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年终就业率达到96%以上,全校升学率(考研、出国)达到10%,毕业生成功创业率达到3%。

6.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完善“三全六位闭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结果满意度。依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特点,分析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教学的基本核心环节,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保障体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测系统,加强持续改进。完善质量保障闭环运行的规章制度,明确质量改进的途径和方法、改进效果的监控。明确教学各环节的责任主体,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整改效果。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办法,推进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与分析工作。建设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现对校内日常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测。

(三)专业建设

1.优化专业布局。立足学校办学定位,进一步开展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深入分析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组织学科专业建设大讨论,明确专业及学院设置思路,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对接现代服务业,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重点增设商科类、新工科类等应用型专业,不断完善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专业总数达到43个左右,其中本科专业39个左右。

2.实施集群发展。强化应用,全面实施集群发展战略,构建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打造与武汉市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益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信息))发展同频共振的经贸物流、餐旅食品、休闲体育、人工智能4大专业集群。促进现有专业的应用转型,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

3.加强产业学院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新建2-3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鼓励产业学院自主多元探索。主动服务行业需求,体现行业特色,明确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共建综合技能训练平台和集成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块,规范教学质量标准、质量评价。

4.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突出重点,强化示范,构建“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四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全面推进新商科、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引领所有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带动专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修订更新教学大纲,合理选用专业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与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包括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等,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力争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省级一流专业6-9个。

5.全面加强课程建设。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引领各专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按照“面向一流、分级分类、强化核心、突出应用、确保合格”的建设思路,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落实课程评估,实现学校所有课程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课程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应用型课程等项目课程建设,建成一批一流课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力争建成6-8门省级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30门应用型课程。完善教材选用制度,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引导编写应用型教材,力争每年资助建设校本教材4部,积极参与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争取有所突破。

6.提升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本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开放共享,建立实验实训室考评激励机制,全面加强实验实训室开放力度。建成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与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对接,形成全方位闭环式信息化管理。以实验教学资源重组优化为基础,以实验室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新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完成经济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将马兴奋剂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7.推进专业评估。结合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专业建设规范,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完善专业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启动校内专业认证工作,完成6-9个专业的校内认证;推动1-2个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校外专业认证。以新专业评估为抓手,完善由质量标准系统、信息搜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构成的新专业评估质量监控体系,加快落实专业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做好教师下企业锻炼工作。“十四五”末期专任教师达到88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40%。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争取实验技术与管理岗位人员达80人左右,其中,实验技术人员达60人左右(高级职称或高学历人员比例不低于50%);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受训面达90%以上。完善制度配套,支持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来校兼职,以课程(模块)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承担相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每学年动态聘用特聘教师120名左右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加强专业带头人、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建设继续做好专业带头人的建设工作。继续加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工作,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强化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实施绩效考核和优秀教研室、教研室主任评选,激活团队活力。探索建立课程负责人制,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建成省级教学团队4个。优化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奖励办法,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在职称评聘、聘期期满考核等工作中的权重,鼓励教师精力投入教学,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

3.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设置专兼职教学管理岗位,明确任职条件,加强培养培训,逐步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高等教育管理知识、结构合理、队伍稳定、担当负责、勇于创新、素质高、服务好的教学管理队伍,不断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

(五)开放办学

1.促进校地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城校互动共生发展与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与地方科技、金融、制造、文化、服务业等协同合作,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构建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产业学院建设落地见效。建设“中国马术学院”和“武商院羽毛球俱乐部”,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2025年,50个部门单位、300家企业、6个经济板块建立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拓宽社会资金筹集渠道,增加捐赠收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挥各地校友会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服务武汉国际化发展,扩大国际办学视野,探索国际合作,共建专业,共研课题,共办国际学术会议,构建全方位开放办学格局。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引进优质资源,扩大合作规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化。充分发挥学院和专业教师的作用,不断拓展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树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品牌。积极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强二级学院国际交流能力建设。“十”末,与国(境)外友好合作高校或机构数量达70所。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影响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影响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主要问题,持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促进全体教师不断增强振兴本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更新应用型办学理念。认真查找本科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围绕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师德师风、课堂教学秩序、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和部署。调研学习先进应用型大学办学经验,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

(二)组织保障

牢固确立学科建设的基础地位、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领导。重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建立规划实施机制,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发展规划处的协调实施下,教务处负责规划的协调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组织规划中期和末期实施情况评估检查,切实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反馈,保证规划目标与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健全校、院二级管理制度,落实学科专业带头人制。

(三)经费保障

加大对学科专业与师资建设的投入力度,更广泛地吸引社会办学力量的支持,为人才强校和落实本规划提供资源保障。学校经费的投入应突出重点,合理分配集中优势资源投入重点学科专业加大新办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以全面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切实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经费绩效,确保进度有实效、阶段出成果。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保证实践教学必需的经费开支,加大经费的支出力度。

(四)条件保障

进一步健全以信息化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学科结构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资源服务适应师生数量的增加,加快校园建设的步伐,按照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要求,推进校园基础设施更新改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设施先进、类型多样、适合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开展的教室、实验室或工作室进一步加大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提升教学条件,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