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发布者:jiaowu发布时间:2020-12-19作者:浏览次数:1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基 本 要 求

备 注

建议

 办学

 思路与

领导作用

1.1

 学校

定位

学校定位

与规划[1]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

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1]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1.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2.区域(行业)改为:地方

1.2

 领导

作用

领导能力

教学中心

地位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1.3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思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二级指标加:国际合作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基 本 要 求

备 注

建议



2.1

 数量

 与

结构

生师比




队伍结构

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2]

各专业的老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老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专任老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

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规定:

生师比:

合格标准:181

限制招生标准:231

另: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总数不超过专业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规定:

专业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在职、在教学单位、非实验技术人员和辅导员、有授课任务的教师。

(一)扩大专任教师统计口径。

一是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教师纳入专任教师统计范围。二是将校外聘请的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纳入专任教师统计范围。

(二)建议放宽“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要求,将聘请校外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放宽至三分之一。


1.2

 教育

 教学

水平

师德水平

教学水平

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1.3

 培养

培训

培养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

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

重视青年老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增加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观测点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基 本 要 求

备 注

建议

3.1

 教学

 基本

设施

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3]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4]

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

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5]

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规定: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合格标准:3000/

限制招生标准:2000/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生均藏书量:

合格标准:100/

限制招生标准:50/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合格标准:9平方米/

限制招生标准:5平方米/

1.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可适当增加至5000/生;

2.生均藏书量应包含电子书;

3.基本要求中增加智慧校园的建设。

3.2

 经费

投入

 ●教学经费

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6]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6]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取会计决算数。

对于评估指标的设计应更注重成果导向,对经费投入指标应更注重投入后的绩效,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更重要,并非投入金额的大小或增长。因此对其他教学成、建设成果的指标应更具体、更科学,经费指标不用设计得太复杂。

  1. 经费保障指标:从收入角度分析

从功能科目取数:205教育支出扣减其中基建项目支出加扣除人员支出和基建支出。

  1. 支出结构指标:从支出角度分析

从高校会计制度科目结合经济分类取数:教育事业支出扣除人员支出和基建支出;

从以上口径来比较和结构性比率。

重点比率考核教学及学生活动费用占比、实验实践费用占比、初衷室建设费用占比(非基建类)。

另,原指标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中含学生活动费,平行与教学日常支出的“学生活动经费支出”口径不是很清晰。

4.1

 专业

建设

专业设置

与结构调整

培养方案

有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和合理的建设规划,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


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会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

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1.将“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培养方案”内容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适度提高至“……不低于30%……”

2.“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后加“及试点学院改革”。

4.2

 课程

与教学

教学内容与

课程资源建设

教学方法

与学习评价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有成效;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开设了足够数量的选修课;

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

注重教材建设,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制度;

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教师能够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多样。


  1.  主要观测点中加“教学模式”,对应基本要求中加“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改革”

  2.  基本要求中的“多媒体课件”加入网络课程、MOOC课。


4.3

 实践

教学

实验教学

实习实训

社会实践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

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

时间和经费有保证;

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

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

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注7]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7]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

  1. 把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纳入“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的选题范围内,并强调和鼓励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适当加大对此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比例要求,以体现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加入创新创业


5.1

 教学

 管理

 队伍

[8]

结构与素质

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

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8]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


5.2

 质量

监控

规章制度

质量控制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6.1

 学风

建设

政策与措施

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6.2

 指导

与服务

组织保障

学生服务

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并设置了相关机构;

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

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7.1

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品德

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学生比较满意,评价较高。

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7.2

 专业知识和

能力

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

专业能力

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7.3

 体育

美育

体育和美育

《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学生身心健康。

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7.4

 校内外

评价

师生评价

社会评价

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

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

学校声誉较好,学生报到率较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评价较好;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7.5

就业

就业率

就业质量

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就业面向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建议明确“本地区”范围,是省、市,还是所在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1.指标情况

本方案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39个。

2.评估结论

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总体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标准为:

通过:专家所投票数中,通过的票数大于等于三分之二;

不通过:专家所投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大于三分之一;

暂缓通过: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中间的票数。

专家个人投票依据:

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33个及以上观测点达到基本要求;

不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9个及以上达不到基本要求;

暂缓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78个达不到基本要求